牛角梳的興起
隋代醫學家巢元方指出:梳頭有暢通血脈,使發不白之作用。《圣濟總錄,神仙導引》也說:
梳欲得多,多則祛風,血液不滯,發根常堅。《延壽經》也認為
:發多梳能明目祛風。蘇東坡對梳頭有深切的體會:
他說“梳頭百余下,散發臥,熟寢至天明”。
牛角梳材料有犀牛角、水牛角、黃牛角、牦牛角等。好的牛角梳手感溫潤如玉,厚實,牛角色澤圓潤,手感好,不起靜電。牛角梳質地堅實、不易彎裂、不傷皮膚,不傷頭發,有很好的護發效果。每天用牛角梳頭數次,可以起到按摩大腦頭皮和頭部神經,促進血液循環,放松緊張和疲勞情緒的作用。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,牛角具有辟邪功能。
在十二生肖紀年中,苗族同胞特別器重牛,認為“牛年”是最為吉祥的年頭。苗家人長期與牛為伍,在歷史發展長河中,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牛文化。由于歷史上苗族沒有通行的文字,其歷史多以傳說故事來“記載”。漁獵時代的傳說,虔誠崇拜“盤瓠”;農耕時代的傳說,虔誠崇拜水牛。民間相傳,水牛與老虎是兄弟,水牛是哥哥,老虎是弟弟,這是經過一番殊死斗爭得出的結論。原先老虎并不佩服水牛,要水牛稱它為大哥,水牛不干。于是,老虎提出,一斗高低,決出昆仲。雙議定,各自準備7天7夜,然后決一雌雄。老虎跑上山,天天用藤條纏繞身體,纏了7天7夜,自以為萬無一失了。而水牛則下田洗澡,滾了一身泥,又上岸曬太 陽,如此反反復復,結了厚厚的一層干泥巴。決斗時刻到了,水牛叫老虎先下手。老虎張牙舞爪,使勁朝水牛撲去。但任它怎么撕咬,就是咬不進去,只咬掉一點灰。輪到水牛,只見它頭一擺,就用鋒利的雙角,將老虎身上的藤子撥開幾道口,差點刺破老虎的肚皮。老虎渾身發抖,不得不甘拜下風,老老實實地拜水牛為大哥。
從此以后,老虎見了水牛就下跪,或者干脆避開,躲得遠遠的。在許多民族心目中,老虎最厲害,可用于避邪。但在苗族村民看來,最能避邪的不是老虎,而是老虎的哥哥水牛。最典型的例子是,用于連結門板的連楹(俗稱“打門棰”),著意做成牛角形;腰門的上門斗,也多做成牛角形。苗胞認為,有牛把門,安然無恙。這種文化心態,與漢族貼門神十分相似。不同的是,漢族貼了門神夜間照樣關門,而苗族有了牛角形連楹和牛角形門斗,吊腳樓上的大門便是日夜敞開的了。
據《本草綱目》載:“牛角,酸咸、清涼、無毒”。牛角本身是中藥的一種,因此牛角制品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使用角梳不會產生靜電。每天清晨用角梳梳頭數次,它的藥理性能在按摩人的大腦頭皮和頭部神經時促進血液循環,無形之中滲入人體。晚上用角梳按摩頭部,它能使人放松一天的緊張和疲勞情緒。
我國古時候,送梳子有私訂終身,欲與你白頭偕老的意思。
送梳子代表一輩子都要糾纏到老,有結發的意思,有私訂終身的意思。
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的習俗,所謂“
一梳梳到底,二梳白發齊眉,三梳子孫滿堂”,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,也有愛意的傳遞。因此,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習俗。
送梳子有幾種說法:
1、梳子代表相思,代表著對方很想念很掛念你!
2、梳子每天都梳理頭發也代表著它與你的密切性,代表著白頭偕老!
3、梳子還代表愛情,古代一般有做定情的意思!
4、梳子也代表健康,快樂!把煩惱一掃而過,把心結打開,而且梳頭會給人精神,帶給人自信!
5、以梳為禮送母親:讓媽媽梳盡三千煩惱絲,祝她快樂,永遠年輕!
6、以梳為禮送老師:恩師永銘記,祝天下老師身體安康,快樂開心!
7、以梳為禮送新娘:愿她倆恩恩愛愛,意篤情深,愛情永恒!
8、以梳為禮送長輩:祝長輩健康如意,福樂綿綿!
9、以梳為禮可以送親戚朋友、送長輩領導祝他生意紅火、升官發財、身體健康、萬事順意!